财经无忌
电商之间的物流较量还在继续——除了快,现在更强调体验。而在今年的双十一之前,巨头们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提升自己物流服务能力的机会。
9月17日,北京有天猫超市的用户,打开他们的猫超包裹时,意外地收到了一张“天猫物流体验官”的聘书和一个天猫形状的萌萌的计时器。天猫超市和菜鸟还鼓励这些用户,在微博上晒出计时器上的到达时间,并发表物流体验。
这一活动事先并没有在官方层面进行大范围的宣传,但很多成为物流体验官的用户,还是自发在微博上发表了体验:
与此相关的一个背景是,天猫近期打响杭州、北京双中心战略,持续升级北京用户的购物体验,尤其是物流服务:天猫在北京已经相继推出了半小时达、一小时达、半日达、当日达等一系列配送服务。
不光北京,媒体报道显示,天猫和菜鸟将在全国范围继续招募物流体验师。不难看出,天猫正在联合菜鸟和其他物流伙伴低调地展开大手笔物流布局,打响一场用户物流体验之战。
1、没有硝烟的战争
很多网购消费者会有这样一个印象:淘宝天猫品类全,所以逛店上淘宝天猫,但在网购急用的物品时会选择京东,因为京东送货快。
现在,这种固有思维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马云4年前投下的菜鸟网络这一子,正在帮助天猫杀入京东最坚固的一个堡垒——物流。
年,菜鸟横空出世时就向快递物流行业表明定位:构建一张覆盖全国的智能骨干网络,然后开放给全行业共同使用,自己提供大数据、科技与平台支持。
这实际上是延续了阿里一贯的平台思维:自己搭台,让别人在上面唱戏。但与电商行业的平台在线上不同,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只能在线下,比如物流企业共用的仓储资源、干线运输、末端配送与代收资源等等。
这意味着持续的投资与线下布局,对手京东已经在这条道路走了十年时间,累计投入了百亿级的资金。
菜鸟成立后,一直在默默地搭建一张融快递网络、仓配网络、跨境网络、乡村网络、末端网络于一体的智慧物流平台。此次给北京名物流体验官送当日达快递的,就是五大网络之一的仓配网络。
虽然官方没有披露仓储面积等核心数据,但仍然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循。比如今年8月,菜鸟一口气在西北和华北宣布了两个大项目:在陕西西安,将打造中国智能骨干网西北核心节点,服务大西安建设以及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服务业转型升级;在河北固安,落地京津冀首个智慧物流示范新城。
大手笔的物流布局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所以,菜鸟一方面在年3月完成了百亿融资,让自己的投后估值达到亿,另一方面广开钱路,在今年6月与中国人寿共同设立85亿人民币物流仓储基金。
2、天猫正在越来越快
物流网络的构建,非朝夕之功,但一旦布局规模达到一定的零界点,威力会一点一点地释放。这几年通过不断的投入和借助科技力量,菜鸟已经帮助阿里系大大提升了购物体验。
以万众瞩目的双十一为例,在包裹量每年都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剁手党签收1亿个包裹的速度却在越来越快。年双十一包裹签收过1亿用了9天,年用了6天,到年提速到了4天,年则进一步提速只用3.5天。
比如,菜鸟打造的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仓库,已经在广东惠阳投入使用。在这个仓库里,有上百台的AGV机器人。而在行业里,一般的机器人仓库最多配置十几二十台机器人,上百台机器人的协作将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机器人与拣货员搭配干活,一个拣货员一小时的拣货数量比传统拣货员多三倍。
目前,菜鸟网络已经准备在多个仓库内复制这一模式,全国多地的消费者都可以享受机器人提供的高效优质服务。
生鲜一直是检验生鲜消费和物流服务质量的一个风向标,今年的吃蟹季,部分区域的天猫生鲜用户最快6小时就可以收到阳澄湖捞起的新鲜大闸蟹。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阿里“新零售”的一个新平台盒马鲜生,在北京、上海连开了三家新店,都实现了三公里内30分钟送达货物的购物服务。
淘宝今年4月起开始运营的“淘鲜达”,也是承诺1小时送上门,天猫超市在北京也有推出了生鲜产品“一小时送达”服务。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个区县的消费者可以享受到菜鸟联盟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而跨境方面,菜鸟跨境物流在财年帮助全球数十个国家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物流提速。通过开设海外仓,中国品牌即使出口到西班牙,也可以实现消费者下单后当日达和次日达。
3、更紧密地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电商消费者是被“惯坏”的。竞争正在让服务变得越来越极致,至少现在在物流上,很多消费者甚至都已经习惯了“次日达”。
中国已经进入日均产生一亿个快递包裹的时代,其中七成产生于阿里系电商平台。在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甚至预测:“用不了八年,中国每天将会产生10亿个包裹。”
如果说,十年前,用户对物流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yeluhui.com/hylhcf/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