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花叶芦荟 > 花叶芦荟开花 > 正文 > 正文

阶前多草木,何妨一下楼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3 17:11:05

秋日,阳光甚好,植物园中绿意盎然。

行至夹道,光线透过叶脉印于石阶上,微风裹挟桂花的香气,空气中浸淫着丝丝凉意。

目之所及,皆为碧绿,然无一株植被可识。

我只得凭着标识上的简略文字,与面貌熟悉却不知其名的植物旧友一一相识:董棕、蜘蛛抱蛋、棕竹、花叶冷水花、肾蕨、枫香树……

这些怀抱诗意的芳名,恍若梦中所得,念来朗朗上口。

唉!若能早日知晓花名草名,我的生活不知要增添多少趣味。

思至此处,我不觉想起与母亲关于植物名的对话:

“妈妈,这株草经常长在路边,它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

在平淡的日子里,我总是拿着手机匆匆路过街边,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无暇顾及周围植株景色。

每当我闲来与家人散步,凝眸环视周围,问及草木虫鱼之名,人们总是笑着回避这个问题,或者厌恶地说“无聊”“不知道”。

在他们眼里,这些无关自身的生灵,多谈无益。

是啊,在这个充溢着快速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五彩斑斓的画面转瞬即逝的网络时代,大家疲于奔命、忙于生计,有谁会在意街边的一朵无名小花?

有人很在意。在意到什么程度呢?

他还将这些无足轻重的花花草草连同自己的见闻编纂成集,名之为《人间草木》。

他是汪曾祺。他不止有《高邮的咸鸭蛋》,他还有满园翠色、无边光景,还有一颗不老的心。

在《人间草木》中,他用舒缓宁静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他斑驳记忆中的草木虫鱼:秋葵、凤仙花、土蜂、海棠……

这些小生命的种种繁杂名称、形态样貌,他皆能分毫不差地细致描绘,真是让人惊叹!

当他细数那些沉淀在岁月中的人物往事,平稳的语调中带着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悲凉。那是流水的光阴在这个老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全文集的风格,用文中的话,

正是“那样的热热闹闹,而又那样的安安静静。”这些文字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恍若身处无人之野,皓月当空,清风拂面,把酒话青梅,乐数晨与夕。回首忆往事,沧海一人行。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汪曾祺笔下的花鸟虫鱼,是现代人生命中缺失的一部分。

在便捷的通讯工具的包围下,我们作为人,行于天地间,无所顾忌地感受自然的情怀,已渐渐埋没在断简残篇中。

书中作者亲眼所见的“柳树远看如烟,有风则起伏如浪”“地块之间,芦荻过人”,于今看来,竟是难遇之景,更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说到人生的体验,日剧《女王的教室》中有这样一段话:

“可以想象吗?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夜晚里无数的星星在闪耀着,身边也许会有小蝴蝶在飞舞着。

来到街上,会听到初次听到的音乐,能和很出色的人相遇也说不定。平时不太留意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变迁,也会有很多令人惊喜的事物。

这些重要的东西,都要好好的张开眼睛看清楚,竖起耳朵听清楚,全心的去感受,这就是所谓的生存。”

生存,不仅仅只是在社会压力的驱动下你追我赶,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拼命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生存,更是去感知,去欣赏周围的事物——记下花花草草的名字,描摹它们的形状,感谢花朵芳香暖人,感谢绿叶翠色映人……此时,此地,这些生命与你共存。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不妨像汪曾祺一样,乘上人生的便车的同时,也靠近窗口看看天空。

在脑海里筑起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时,也别忘了下楼看看四周的风景。

一个举动,或许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毕竟,阶前多草木,何妨一下楼?

桂工新视听◆

文字

陈林芊

图片

网络

排版

熊水霞

指导老师

陈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yeluhui.com/hylhkh/6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花叶芦荟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