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黑木耳是很多人爱吃的家常菜。但前几日,浙江一名7岁女孩因为吃了一盘泡发两天的凉拌黑木耳,导致食物中毒,全身多器官衰竭,住进了ICU。
干木耳中的微生物不能生存,一旦泡水,室温下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如果增殖的是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它可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其毒性非常凶猛,这种毒素没有特效解药,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且这种毒素非常耐热,即使认真清洗,又在沸水中焯烫过依然不能完全去掉毒素。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可是网上一搜,类似食物中毒的新闻还真不少,近几年在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就有多起因为误食毒蘑菇送命的悲剧发生。
今天小编就再次为大家敲响警钟,看看还有哪些食物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呢?
野生蘑菇
据报道,我国目前约余种毒蘑菇,毒蘑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毒性物质:毒肽、毒伞肽、毒蝇碱、异恶唑类衍生物、光盖伞素、鹿花菌素、蘑菇酸等。由于不少毒蘑菇的外形与可食蘑菇极为相似,故无经验的人切勿随意采食野蘑菇。
建议:市场购买常见且常食用的菌类,不野外自采野生蘑菇。
腌菜
日常生活中,人们自制泡菜的过程中,各种杂菌会把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一般来说,在腌制几天到十几天内,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高峰,随后会慢慢降低,到20天以后,就达到安全水平,与腌制前的蔬菜相差不多。
建议:腌菜宜在腌制20天后食用,且日常生活中应限制腌菜的食用,偶尔食之,不用腌菜代替新鲜蔬菜。
豆腐乳
豆腐乳作为一种发酵食品,营养有所改善:B族维生素含量增加,蛋白质更好消化吸收,一些影响吸收的物质,比如植酸,也被破坏掉了。有很过家庭会自制豆腐乳,这个过程中,器具不干净、发酵条件不合适、菌种有问题,都是肉毒杆菌污染的隐患,而且被污染后往往没有感官上的明显变化,如变臭发酸之类;
建议:尽量不要自制豆腐乳,可正规途径购买成品豆腐乳,且因其含盐量高,不宜多吃。
豆角
豆角的豆荚中含有皂素、豆粒中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素对胃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性炎症,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红细胞凝集素具有促进红细胞凝集的作用。当人们进食炒、煮不熟的扁豆就可能中毒。
建议:食用前摘净扁豆角的两端及荚丝,烹调时一定要熟透,至无原有的生绿色和生豆味。
黄花菜
鲜黄花菜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化学物,秋水仙碱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二秋水仙碱。进食大量未经煮泡或加热不彻底的鲜黄花菜可引起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中毒反应。
建议:鲜黄花菜:食用前将鲜黄花菜用冷水浸泡2h以上,中间最好换一次水;用开水烫一次后再用冷水浸泡2h;每次食用量不超过50g。尽量吃干不吃鲜,因为鲜黄花菜在干制的过程中,秋水仙碱会被破坏掉。
木薯
木薯的氰苷含量比较高,氰苷本身没有毒,是吃进去之后被水解,分解出氢氰酸,这才是剧毒物。氢氰酸导致中毒的剂量大约在每公斤体重2毫克,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就是毫克。
建议:氰苷对热不稳定,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不生吃含氰苷的食物,几乎不可能中毒。需要注意的是,水焯、焖煮是比较容易热透的烹饪方式,爆炒容易热不透。
发芽土豆
土豆营养丰富,但如果储存不当,就容易发芽。发芽的马铃薯含有一种生物碱-龙葵素,龙葵素可以破坏人体红细胞、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
建议:不要购买食用绿皮、发芽、有黑斑的马铃薯。
银杏银杏:又称白果,含有白果酚、白果酸、银杏毒素等有毒成分,若食用过量或生食可引起中毒。白果酸和银杏毒素有溶血作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损害。
建议:不可生食,食用时应炒透或煮透;食量不可过多,除去果肉中绿色的果胚。
芦荟
近年兴起为美容而食用芦荟,殊不知芦荟含有芦荟甙等有毒成分,芦荟甙等生物甙类有明显的胃肠道刺激作用,表现为腹痛、腹泻,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肾炎及其他脏器的损害。芦荟食用9-15g就可能中毒。
建议:最好不要食用新鲜芦荟进行美容。
食物中毒急救方法: 误食被污染的、变质的、过期的食物,或过量饮酒,出现上吐、下泻、腹痛、头晕等食物中毒症状时,不要惊慌,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法,以减少毒物的继续吸收。(2)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3)解毒、及时就医。因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错综复杂,临床中毒症状的轻重不一,故在简单的急救处理后,如病人的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策划
编辑:张潇丹
营养科廖侠
急诊科王凯飞
责任编辑:庞亮
图片来源:摄图网
往期精彩回顾
成人版“Emily”的抗癌故事在交大一附院再现
眼睛干涩、酸痛,眼药水能常用吗?爱护眼睛,这篇干货与您分享!
紧张性头痛:一个最常见,却又最常被忽视的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