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百越地区(即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该地区在端午日有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族图腾祭祀的习俗。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每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家里总要在大门上插上艾草和菖蒲以辟邪。事实上,在我国众多传统节日里,要数端午节与植物的关系最为紧密,渊源最深。除了我们熟知的艾叶和菖蒲,还有一些植物与端午节有关,它们也都很特别。
这一天,从早到晚离不开植物:人们用芦苇、箬竹叶包粽子,用芳香植物叶泡水沐浴,在门楣悬艾叶挂菖蒲驱邪,用植物蘸雄黄酒洒庭院,还有在墙角悄然绽放的蜀葵……?相比今人,古人对自然万物中的草木有着深深的敬畏与崇拜,日常生活,草木为伴,人们相信草木具有祀神悦神、驱邪祛毒、治病健身的神奇力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中的那些植物吧~?
艾叶避邪保平安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在我国古代,农历五月又被称为毒月、恶月,从气候上来看,此时渐入热夏,湿热弥漫,百病易生,是灾疫流行之时,所以,在端午节前后,辟邪避疫成了头等大事,于是有着“特异功能”的植物大拿——艾叶出场了。?
古人时兴在门上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以驱邪避灾,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和龙船花,合称为“天中五瑞”。?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那么,艾草是种什么植物呢??
艾草属于菊科艾蒿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可散发出强烈的香气。艾草的茎可以长到1米。地下有根状茎,横走。茎上密被灰白色的柔毛。艾草的叶为厚纸质,互生,上面被白色短柔毛,并密生灰绿色腺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茎下部叶在开花时已枯萎;茎中部叶长达9厘米,宽达7厘米,一回或二回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不再裂;上部叶较小,三裂或不裂,无叶柄。
艾草的实用性很强,清明节时可以用嫩艾做青团,孕妇可以用艾草泡水洗澡。民间有谚语:家有三千艾,郎中不用来。在电视剧《甄嬛传》里,也有后宫妃嫔熏艾保胎的剧情,这也是有医理可循的。也因为其药性,走入民俗中的艾草被赋予了神异的功用,民间有了插艾以辟邪的习俗。
菖蒲驱恶迎喜庆与艾草一样,菖蒲也是一种端午节令的重要代表植物。端午节,有家家户户门上插菖蒲、艾叶之俗,可以辟邪驱痛。?
不要小看了菖蒲,它在植物界可是红了多年,从古至今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菖蒲与兰花、菊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古人认为菖蒲耐苦寒,安淡泊。不假日色,不资寸土,清逸俊秀,挺拔如碧,具山林之气,无富贵之态。
菖蒲长什么样呢?
菖蒲,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宽长似剑,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生于沼泽地、溪流或水田边。全株散发浓烈气味,根茎可制香料。原产我国及日本,南北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都有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可见。菖蒲有水菖蒲和石菖蒲之分。一般来说,插悬于门户的为水菖蒲,栽于盆中的多为石菖蒲。?
古人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期间喝菖蒲酒呢?
农历五月,多阴雨天,衣物容易霉烂,稻田亦易遭虫害。古人认为五月诸事不吉,故称为“凶月”,采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回避的办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大约在明清时,饮菖蒲酒以禳毒气的风俗,大为流行。
端午看花有蜀葵虽然人们一直将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的代表植物,但其实端午节也有自己的花——蜀葵。因为它在端午节前后开始开花,所以蜀葵也被称为“端午花”。
蜀葵为锦葵科蜀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及亚洲其他地区,因在我国四川最早发现,故名蜀葵。蜀蜀葵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它的根、茎、花、叶、种子都是药材,有清热解毒之效。蜀葵的花能提取花青素,还可以作为食品的着色剂。?
石榴花
石榴花也是这个季节的花卉。在我国北方,端午节这天,老人都要给子女的头上插上一朵石榴花,以祈求子女平安、富贵。
龙船花
在我国南方,端午节时还能看到盛开的龙船花。龙船花为茜草科龙船花属常绿灌木,株高可达2米。花红色或黄红色,园艺品种有白、黄、橙等色;花期长,全年都可开花,以夏、秋季较盛。其植株低矮,花叶秀美。?
龙船花产于我国台湾、福建、广东等地。端午节期间赛龙船时,人们习惯将此花插在船上,故而得名。?
泡汤浴兰佩香囊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外,还有一个泡汤沐浴和佩戴香囊的传统习俗。端午节别名沐兰节,人们这天要采摘各种香料植物的叶子泡水沐浴,用以治病除秽驱邪。此汤称为“沐兰汤”。?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除此之外,人们还习惯佩戴香囊。香囊中装有白玉兰、凤仙、白芷、苍术、石菖蒲、广藿香、丁香、金银花、荆芥、玄参、木香等20多种植物药材,气味怡人,药香清新,佩在身上,有化解湿气、除秽气、提神醒脑、驱除蚊虫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
盘中共解青菰粽小编也是吃了多年的粽子,但才知道粽叶竟然有这么多种,只要是大小合适的无毒植物叶片,几乎都能被人们用来包出美味养眼的粽子!
芦苇叶
芦苇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十分常见。大大小小的湖沼与河滩,就是芦苇世代生生不息的家园。建议采摘宽大的苇叶,稍加修剪,浸泡一夜后煮上片刻,便能用来包粽子了。
箬竹叶
矮小的箬竹有着硕大的叶片,因而成为江南一带最为常用的粽叶,尽管箬(ruò)竹比大部分种类的竹子低矮,但它们硕大的叶片却有着广泛的用途。箬(ruò)竹叶不像芦苇叶那般修长,通常却要更宽一些,用来包制江南一带流行的三角和四角粽子那不是一般的合适呀!
柊叶
柊叶也就是竹芋的叶子,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地区,不过如今早已在世界各地的温暖地区安家落户。虽说在它这个竹芋大家族中,有的根茎可以食用,有的叶片可以观赏,但这种柊(zhōng)叶,几乎完全为了粽子而生。?
包粽子需准备的材料一般包粽子会用到糯米、粽叶、粽子绳,以及各种口味的粽子陷,像红豆、花生、咸蛋黄、腊肉等。而小编最喜欢吃的就是什么馅料都不放的白粽子,因为既好吃,又容易包,还不容易坏。?
怎样包的粽子才好吃?1.将粽叶和粽绳洗净后,放在锅里沸水煮十分钟,差不多到粽叶变软和而且可以去毛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2.将糯米挑选稻谷或坏的米后浸泡半小时发胀,以免包好的粽子煮熟后膨胀粽叶都散开了。?
3.煮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将泡好的糯米放在卷好的粽叶里,也可以放入喜欢的馅,然后用粽绳捆起来。?
4.将包好的粽子轻放入锅里加满凉水煮40分钟,煮熟就可以享用美味了~
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了,
花友们,
今天你有吃到“端午粽”吗?
PS: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植物网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处理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花痴们”请到底部点“在看”来个吧!
温馨提醒:护花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yeluhui.com/hylhcf/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