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甘;平;无毒
脾;肝;胆;大肠;小肠经
日语动漫剧场版《你看起来很美味》片尾曲
郁李仁我基本在临床上没使用过,很惭愧,所以在写之前,为了阐述的准确性,需要查询的资料非常多。郁李仁中药材来源有两种:一种叫小李仁(植株来源为郁李、欧李),一种叫大李仁(植株来源为长柄扁豆)。这三种植株的花都长得像樱花(从白、到粉红),前两种是樱属却长得接近李的品种,后者为桃属、扁桃亚属。
图片来自网络,上郁李花,下长柄扁桃花
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三种植物的根部都非常发达,根深:郁李≈欧李长柄扁桃。尤其是长柄扁桃“下盘”极稳,据说根深可达30米,在砂质干旱地区(内蒙古)生长可长达年以上,年年开花结果,对比周围荒芜的景象,让人怀疑这营养是哪里来的。
市售主要以小李仁为主,故今天将阐述的是小李仁的来源、同为樱属的郁李和欧李。中药书记载,郁李仁有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的功效,主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和脚气等病症。我们能从格物与古籍中,看到更丰富的信息吗?
还不明白小熊是如何分析中药的请看前篇:
妄想一弹:植物为什么可以做药
理论二弹: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有趣三弹:植物的采摘时间、部位对药性的影响
结束四弹:中药炮制如锦上添花
郁李仁的生长环境和生理(产地与格物)郁李为蔷薇科、樱属灌木,高1-1.6米;欧李稍矮,高0.4-1.5米,二者均是多年生植物。欧李多生于阳坡砂地、山地灌丛中,或庭园栽培,海拔-米;郁李生于山坡林下、灌丛中或栽培,海拔-米。喜光,喜半阴,耐旱、不挑土壤;耐寒,但不耐高温,长期的在高温的环境中生长的话就会让郁李进入半休眠的状态而它的生长速度也是会明显受到阻碍或发育不良,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图片来自网络
植株不高,整体形象如上图。但根部非常发达(富艮性,汲水保水),具有特殊的抗旱本领,适合干旱地区种植。以欧李为例,其根深可达1.5-3m,如生长在不愁水的地方,根部能蓄积水分,其根部有强大的导管部用于上传和平传水分,供给自身生长。(提示其有强力吸收“出经之水”的作用,将水分回固到正常的生发状态中去)
图片来自网络(欧李根)
而遇到旱时、根部就如同能预知到危险,进入避旱状态:其地上部生长速度减缓(同时,叶片含水量较高、而且保水力强),土壤内、植株根部产生多量基生芽,但这些芽不萌发,一旦遇到降雨时基生芽可形成地下茎在土壤中趁机伸长,形成根状茎或萌出地表形成新的植株。提示植株入药后不仅富艮汲水,还能调衡人体“艮-震”之间的供水供养关系,踏实促进左升之路。
地下茎之上直接生枝,二者枝都比较细,被称为“小枝”。郁李的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或绿褐色,无毛(欧李被短柔毛)。其枝及叶柄都有褐近红的感觉,提示可有部分作用在营分,而枝主震位,有通、生长之意,提示其有疏通血脉的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欧李和郁李的叶子形状有别,但可以看得出来,叶片除了中脉和侧脉之外,有非常深的细络,且边缘有细齿,其象有入络破结之力。欧李的叶子小而厚(见下图),虽然气孔密度大(富巽),但气孔小,所以水分散失的少。叶片为植株的巽位,是入口,也是出口(兑)。其气孔开阖的“呼吸”、调节了整株水分及叶片营养生成(吸入二氧化碳转为有机物),秉承全株的耐旱特性,在入络破结的同时,有保水、缓离热、凝津生液的分泌之功。
图片来自网络,欧李的叶子
图片来自网络,郁李的叶子
花期5月,郁李花1-3朵,沿着枝条簇生至顶端(震木生离火,一路沿经络、促进化生和调节分泌),花叶同开或先叶开放,萼筒(花连接花梗、像托儿的部分)陀螺形与欧李区别。花期4-5月,欧李花则是单生或2-3花簇生,花叶同开。二者皆在春天开花。
花先于叶开,有震木生离火之意,在水分及阳光充足的前提下会发生;而花叶同开,为旱地生长的“求生欲”,利用叶巽之位来调节减少整体植株的水分的散失故。提示郁李植株除了回收离经之水湿、促左升外,还有调节体内分泌的功能。
二者花的颜色均为白色或淡白粉红色。离位之花带兑白之色,提示其虽助木生火,但不至于让火“太过”。花蕊黄为坤土之性,符合孕育果实之象。可以在临床多考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症上试着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郁李的陀螺型萼筒
郁李果期7-8月(夏)、欧李果期6-10月(夏初到秋中),郁李和欧李的果都是近球形。初生时尖端带蒂、像我们婴儿的脐带一样,成熟的时候(出生后)就会萎缩留下凸起的“肚脐”。颜色为红色到紫红色,果实象火、能入营血。世人都可以吃郁李、欧李果实,欧李更因其富含钙质而又被称为“钙果”。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知道,钙本身在人体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于很多细胞表面的蛋白通道(包括转水通道)都有钙离子调节的靶点,同时,在人体中有“血钙(无形)——骨钙(有形)”的转化。因为欧李植株有调水助内分泌的功能,那么,对调节人体钙质平衡的甲状旁腺(其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调节机体内钙、磷的代谢)会不会有支持的作用呢?留个脑洞,给有心人探索吧。现代医学肯定要说吃钙补钙而已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欧李果肉是黄色的,外皮之红火生肉质之坤土,非常中正的格局。据说二李的果肉味道都是酸甜适中而且酸中带涩感,是木土平衡的提示。(药收)5月中旬至6月初当果实呈鲜红色后采收,剥开果肉就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主角——小李仁啦。
图片来自网络
郁李仁(郁李或欧李的果核),现代人的总结是味辛、苦、甘,而《神农本草经》和《雷公炮制药性解》都还仅有“酸”的描述,估计与有古人啖核壳之味有关,后世逐渐有辛、苦味的描述。辛、苦味估计来自核硬壳内部的核仁,外壳酸主木性、收敛,而内有苦降辛开之力,故仅以郁李仁之味而言,其能行“收敛却通滞”的作用。
老生常谈,种子是全株植物的全息。总结我们对郁李和欧李植株的认识,不难总结中药郁李仁的特性:强艮生长力强,且深入土中、汲水保水传输水分,故能消除和吸收组织间隙的水肿(离开正道之水),并将吸收回来的水分重新利用在正常水循环当中(增液润燥,通利小便);能将营养积极地传输予地面全株,助茎枝(震)生长、升发,同时能入气营分、入络,故能全面带动左升通道的疏畅、敛水、助精化气;花色白、白粉红提示能清离火、促生液、助内分泌;果酸甜适中,示木土合德(甲己合化土);外酸虽收,而其内有辛开苦降之味,提示其虽敛水气入血脉,但一能敛后进行化生而不停留,二能通过辛开苦降破除留滞的特点。而果仁富油,服之又有通便之功。
历代医家评述按注:经文均为本草类权威古籍,可有查证。
古人对郁李仁的格物讨论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经。主四肢浮肿,肠中结气,关格不通,膀胱急痛,润肠破血,利水下气,消食宽中……郁李仁属阴,性主降,故独入大肠。
《汤液本草》:味苦、辛,阴中之阳。辛、苦,阴也。《珍》云∶破血润燥。
《本草备要》:润燥,泻气,破血……入脾经气分,性降下气行水,破血润燥。
《冯氏锦囊秘录》:得木气而兼金化,故味辛、苦,性润而善降下,阴也。入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太阳经(小肠),为宣结消肿、破血利水、润燥之药,乃治标救急之方……润达幽门关格,有转输之妙,宣通水府肿胀,无壅遏之嗟。
《本草新编》:入肝、胆二经,去头风之痛;又入脾,止鼻渊之涕……关格之症,最难开关,郁李仁善入肝,以调逆气,故能通达上下,不可不备也。
《本经逢原》:郁李仁性润而降,为大便风秘专药。
《本草崇原》:李乃肝之果,其仁当治脾。郁李花实俱青,其味酸甘,其气芳香,甲已合而化土也。土气化肢浮肿自消,小便水道自利。
《本草乘雅半偈》:当入厥阴肝,盖肝主疏泄前后阴,如失疏泄,则阖用之开机废,以致水肿大腹,及面目四肢浮肿。郁李功利水道小便,使阖用呈开,则疏泄仍如令矣。
按:郁李仁是我总结古籍最困难的一次,古人们的意见挺不统一的。依据我们前文对郁李仁的格物,我们可以看到:
《本草新编》“善入肝,调逆气、通达上下”;
《本草乘雅半偈》“入厥阴肝、肝主疏泄前后阴”,通过调肝来调二便;
《本草崇原》“甲己合而化土”亦在讲木吸收利用土之水与营养、在活化中增强土性的过程;
《冯氏锦囊秘录》“得木气而兼金化”及“润达幽门关格,有转输之妙,宣通水府肿胀,无壅遏之嗟。”;
各文献有“利水下气”、“破血润燥”之描述。
以上五个方面,均与本文格物相同。
这里面有一个重点单词“关格”(中医病名。是指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分而言之,小便之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谓之格。多见于水肿、癃闭、淋证等病的晚期。)——关和格二者都代表腑之寒逆,脏之虚损而热结,一般用药容难,但郁李仁可以辛开苦降、又能酸敛收阴,多篇古籍奉其为“治关格要药”,但为“救急治标”使用(坐船过河,上岸弃船即可,何必抱着船)。
关于临床使用的讨论
《本草备要》:用酒能入胆,治悸、目张不眠。
《证类本草》:疗身体肿满水气急,卧不得,郁李仁一大合捣为末,和麦面搜作饼子与吃,入口即大便通,利气,便瘥。《本草图经》:韦宙《独行方》∶疗香港脚浮肿,心腹满,大小便不通,气急喘息者。以郁李仁十二分,捣碎,水研,取汁,薏苡仁捣碎如粟米,取三合,以汁煮米作粥,空腹食之佳。
按:灵活运用炮制的不同来改变鲜药的疗效,可以学习《本草备要》使用酒泡、酒制郁李仁,增加上行之力,直达顶端(离位)治疗心悸、失眠;也可以学习《证类本草》举例,遇到病证为身体肿满、不能平卧(可能有心衰),使用麦面与郁李仁粉一起使用,小麦粉能升肝、让中焦之气传予心,郁李仁对水肿的“吸收、利用并排泄”的双向作用,共同起效。临床可以一试。
《本草图经》中提到的“香港脚浮肿”,非当下人们认为的“香港脚”(虽然也叫做脚气、也是湿气留驻于下的表现),而是一种“脚肿、大小便不通、心腹满、气急喘息”表现集于同时的严重水肿病症。文献中,用薏苡仁67ml计量左右捣碎,大概40g郁李仁用水研磨出汁来,用汁和薏米碎煮粥,空腹吃治疗香港脚浮肿证。一是用了薏苡仁的金性与其利小便之用,二是郁李仁的同调水肿和通过调节厥阴肝气、解决中上焦郁滞的状态。
关于炮制和禁忌
《雷公炮炙论》:凡采得,先汤浸,然削上尖,去皮令净,用生蜜浸一宿,漉出,阴干,研如膏用。
《雷公炮制药性解》:忌面及牛马肉……然宣泄太过,能疏五脏真气,虚人不宜多用。
《本草备要》:多服渗人津液。
《冯氏锦囊秘录》:倘燥结由于津液不足者勿服。
《本经逢原》:忌牛马肉及诸酪……虽有润燥之功,而下后令人津液亏损,燥结愈甚。老人津液不足而燥结者戒之。
《药笼小品》:治标之药,精、液不足而便结者勿投。
按:现代入药方法多为原药捣碎用,也有炒制,但很少用《雷公炮炙论》的蜜制研如膏。
郁李仁服用期间忌牛马肉。《雷公炮制药性解》(明代)中认为的忌“面”,后人《本经逢原》(清代)将“面”改为了“酪”(清代特殊奶制品)。这两者,临床上我们要分辨病人是否有面食和奶类的不耐受,来判别是否应该忌二者,因为对面食和奶类不耐受的人,容易水湿留驻(面食)及水湿渗出泄泻(奶类)、反而有害。而不仅仅是服用郁李仁之时忌用。
各古籍中提到郁李仁辛开“宣泄太过,能疏五脏真气”,而老人、虚人、津液不足、精不足者,都属于“化源不足”,而在这种底子上、使用过久郁李仁容易因被动循环津液太过而更损。临床上需要注意。
总结郁李仁的特性总结郁李仁有关的格物:强艮生长力强,且深入土中、汲水保水传输水分,故能消除和吸收组织间隙的水肿(离开正道之水),并将吸收回来的水分重新利用在正常水循环当中(增液润燥,通利小便);能将营养积极地传输予地面全株,助茎枝(震)生长、升发,同时能入气营分、入络,故能全面带动左升通道的疏畅、敛水、助精化气;花色白、白粉红提示能清离火、促生液、助内分泌;果酸甜适中,示木土合德(甲己合化土);外酸虽收,而其内有辛开苦降之味,提示其虽敛水气入血脉,但一能敛后进行化生而不停留,二能通过辛开苦降破除留滞的特点。而果仁富油,服之又有通便之功。
郁李仁服用期间忌牛马肉。《雷公炮制药性解》(明代)中认为的忌“面”,后人《本经逢原》(清代)将“面”改为了“酪”(清代特殊奶制品)。这两者,临床上我们要分辨病人是否有面食和奶类的不耐受,来判别是否应该忌二者,因为对面食和奶类不耐受的人,容易水湿留驻(面食)及水湿渗出泄泻(奶类)、反而有害。而不仅仅是服用郁李仁之时忌用。
各古籍中提到郁李仁辛开“宣泄太过,能疏五脏真气”,而老人、虚人、津液不足、精不足者,都属于“化源不足”,而在这种底子上、使用过久郁李仁容易因被动循环津液太过而更损。临床上需要注意。
往期文章欢迎点阅:
细说中药
解表散寒药汇总篇
细说中药
发散风热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清热泻火药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清热燥湿药总结
细说中药
清热解毒药的总结(卦位)
细说中药
清热凉血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清虚热药总结(八卦)
细说中药
大黄——入血清疏安五脏,汲水蓄力荡涤浊
细说中药
芒硝——寒水析晶刚破结,软坚开闭清泻火
细说中药
番泻叶——高温高燥沙土生,少即通便润肠燥
细说中药
芦荟——厥阴冲脉破结气,苦润三焦外用神
细说中药
火麻仁——沟通木土滋入脉,乾中增兑润燥通
熊大头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yeluhui.com/hylhcf/5813.html